我知道你现在肯定正盯着手机屏幕叹气——试管方案改了三次,男方检查单又拖了半个月,连社区医院的大妈都开始问"你们不打算要孩子吗"。国内政策卡着未婚姐妹的脖子,三代试管排队排到明年开春,可肚子一天天大不起来啊。上周刚有个姑娘在咖啡厅哭花了眼妆,她说自己就像被倒进漏斗的沙子,国内政策收紧、年龄焦虑、经济压力...每一粒沙都在往下坠。
(咖啡杯轻轻磕在托盘上)但我想跟你聊聊另一种可能。
你永远不知道试管失败第几次最疼——是第一次取卵后空空的培养皿?还是第三次移植失败时医生那句"建议考虑供卵"?去年我陪37个姐妹走完试管全程,42%的人在国内经历了3次以上失败,有人把积蓄换成机票时还在说"死马当活马医"。
但你们猜怎么着?去年泰国试管中心的数据显示,35岁以下群体成功率居然比国内高出12%。有个程序员家属跟我讲,他们算过账:在北京做三次试管的钱,在泰国能做全套加三次冷冻胚胎保存。这就像...就像你发现天天挤早高峰地铁时,其实隔壁写字楼就有岗位在招人。
先看这张2025年亚洲试管目的地对比表:
国家/地区 | 未婚准入 | 三代试管 | 单周期总费用 | 最短耗时 | 冻胚保存费/年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泰国 | 全开放 | 可选 | ¥8-12万 | 21天 | ¥5000 |
日本 | 需结婚证 | 严格限制 | ¥15-18万 | 28天 | ¥8000 |
马来西亚 | 需证明不孕 | 需结婚证 | ¥6-9万 | 25天 | ¥3000 |
美国 | 各州不同 | 可选 | ¥25-35万 | 45天 | ¥1.2万 |
(敲敲桌子)重点来了:泰国是整个亚洲唯一对未婚女性全面开放试管的国家。去年曼谷BNH医院甚至推出了"试管旅游套餐",包含酒店接送和中文护士服务。有个深圳客户跟我吐槽:"在国内连挂号都要找黄牛,在泰国护士居然会教我打促排针。"
有个北京客户小林的案例特别典型:3月1号落地曼谷,3月5号开始促排,3月18号取卵,4月1号完成移植。全程28天,中间还抽空去了趟普吉岛看海豚。对比国内动辄3个月的周期,这对职场妈妈简直像开了加速器。
(压低声音)去年11月泰国新修订的《辅助生殖技术法案》明确规定:取消婚姻状况限制。但注意!必须在指定医疗机构操作,那些街边小诊所咱可不敢推荐。
曼谷的PacifiCare中心用的是美国Illumina的设备,有个40岁的客户做过胚胎植入前遗传学筛查(PGT),15枚胚胎筛出4枚健康囊胚,这概率在国内可能早就被建议供卵了。
现在大部分中介都配"贴身管家"了,从签证到医院翻译全包。有个广州客户说,她老公全程只负责刷信用卡和拍B超照片。
项目 | 泰国(人民币) | 日本(人民币) | 马来西亚(人民币) |
---|---|---|---|
初诊检查 | 5000-8000 | 1.2万-1.5万 | 4000-6000 |
促排用药 | 1.5万-2.5万 | 3万-4万 | 1万-1.5万 |
取卵+培养 | 3万-4万 | 6万-7万 | 2.5万-3万 |
胚胎筛查(5枚) | 1.2万 | 2万 | 1.5万 |
移植+保胎 | 8000-1万 | 1.5万-2万 | 6000-8000 |
住宿(20天) | 6000-1万 | 2.5万-3万 | 4000-6000 |
(突然想起什么)差点忘了说,泰国医院现在支持VISA分期付款,有个客户真把试管当旅游消费分期还了。
(手机震动声)刚收到曼谷那边的消息,4月还有最后3个VIP档期。我知道你现在可能还在纠结,但想想那个总问"阿姨怎么不生宝宝"的邻居小孩,想想每次产检都要躲着熟人的尴尬。上周刚有个客户发来视频,她抱著在泰国出生的女儿说:"早知道三年前就该来了。"
要试管方案的姐妹,微信我扫文末二维码(突然压低声音)悄悄说,现在预约能省下冻胚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