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| 泰国| 国内| 美国| 试管婴儿|干细胞| 精准备孕|


飞往泰国进行试管婴儿,第一步,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,就是促排卵。它就像是春天播种前的“选种与育苗”,目标是获取足够数量且高质量的成熟卵子,为形成优质胚胎打下坚实基础。
泰国试管婴儿技术之所以成功率高,与其高度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密不可分。没有“一刀切”的标准,只有为你量身定制的最佳策略。今天,我们就来深入解析泰国主流试管医院常用的几种促排方案。
促排卵并非简单地让卵巢排出很多卵子,而是通过外源性激素药物,促使一个月经周期中那些本来会闭锁凋亡的卵泡都能充分、同步地发育成熟。一个优秀的促排方案,旨在:
获取适量优质卵子(通常8-15颗为理想目标)。
避免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(OHSS)等并发症。
为胚胎培养和移植创造最佳的身体条件。
泰国医生会根据您的年龄、卵巢功能(AMH、基础卵泡数AFC)、体重及既往病史等因素,为您选择最合适的方案。
1. 拮抗剂方案——目前的主流与黄金标准
流程:在月经周期的第2-3天开始使用促性腺激素(如果纳芬、普利康等)刺激卵泡生长,在刺激的第5-6天或当主导卵泡达到14mm左右时,加入拮抗剂(如思则凯、加尼瑞克)以防止卵泡提前排卵。持续约9-12天后打夜针取卵。
适用人群:适用范围极广,尤其适用于卵巢功能正常、卵巢高反应(如多囊卵巢PCOS患者)及OHSS高风险人群。
优点:
疗程短,用药简单,患者负担小。
有效防止提前排卵,周期灵活性高。
OHSS风险显著低于长方案,安全性高。
可与其他新技术(如PGT)很好结合。
2. 长方案(黄体期长方案)——经典且稳定
流程:在上一个月经周期的黄体中期(约第21天)开始注射降调针(如达菲林、达必佳),使垂体功能被抑制。约14-18天后达到降调标准,再开始加入促性腺激素进行刺激。促排约10-14天后打夜针取卵。
适用人群:卵巢功能较好的年轻女性。
优点:
内膜容受性较好,卵泡同步化程度高,获得的卵子质量可能更优。
方案成熟,控制性好。
缺点:
用药时间较长。
OHSS风险相对高于拮抗剂方案。
3. 微刺激方案——温和取卵
流程:使用小剂量的口服药(如克罗米芬、来曲唑)或低剂量促性腺激素进行温和刺激,促排时间较短,获得的卵子数量较少(通常≤5个)。
适用人群:卵巢功能减退(DOR)的患者、高龄女性、以及对大剂量促排药反应不佳或担心OHSS风险者。
优点:
用药少,费用低,对身体负担小。
几乎无OHSS风险。
有些研究表明,获得的少数卵子质量可能更高。
缺点:
获卵数少,周期取消率高。
可能需要连续进行多个周期来累积胚胎。
4. 超长方案——特殊情况的利器
流程:在促排前会注射2-3次降调针,每次间隔一个月,彻底抑制卵巢和异位病灶,然后再开始促排。
适用人群:患有子宫内膜异位症、子宫腺肌症或子宫肌瘤的患者。
优点:能改善盆腔内环境,提高着床率。
缺点:治疗周期长达2-4个月,用药时间长,费用高。
5. 黄体期促排方案——灵活性的体现
流程:在卵泡期取卵后,不放弃卵巢中剩余的小卵泡,继续在黄体期进行促排,从而在一个月经周期内获得两次取卵机会。
适用人群:卵巢功能减退、获卵数极少的患者,或为紧急 fertility preservation(生育力保存)者。
优点:增加单个月经周期的取卵效率。
缺点:方案较新,对医生技术要求高,并非所有患者都适用。
在泰国顶尖的生殖中心,定方案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,而是一个基于数据的决策过程。医生会重点关注:
基础卵泡计数(AFC):B超下看到的窦卵泡数量,预示卵巢对促排药物的反应。
抗缪勒管激素(AMH):评估卵巢储备功能的“金标准”,数值稳定,不受月经周期影响。
年龄:是影响卵子质量的最关键因素。
体重指数(BMI):体重会影响药物代谢和所需剂量。
总结:
选择促排方案,是泰国试管婴儿旅程中科学与艺术的第一次完美结合。拮抗剂方案因其安全高效成为主流,但微刺激方案为卵巢功能下降者带来了希望,长方案和超长方案则在特定情况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请与您的泰国主治医生进行深入沟通,信任他们的专业判断。他们将为您的“卵宝宝”们设计最舒适的成长环境,为最终的成功赢得最宝贵的“生命种子”。
参考文献:
Al-Inany, H. G., Youssef, M. A., Ayeleke, R. O., Brown, J., Lam, W. S., & Broekmans, F. J. (2016). Gonadotrophin-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s for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.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, (4).
Orvieto, R., & Patrizio, P. (2021). GnRH agonist versus GnRH antagonist in ovarian stimulation: an ongoing debate.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, 19(1), 1-8.
Bosch, E., & Labarta, E. (2018). Individualized ovarian stimulation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: from the past to the future.Fertility and Sterility, 110(1), 1-3.
Kuang, Y., Chen, Q., Fu, Y., Wang, Y., Hong, Q., Lyu, Q., ... & Shoham, Z. (2015). 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 is an effective oral alternative for preventing premature luteinizing hormone surges in women undergoing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.Fertility and Sterility, 104(1), 62-70.
免责声明:本文为科普性文章,所有医疗决策必须由专业医生在全面评估个人情况后做出。请务必遵循您的主治医生的治疗方案。
部分文章图片来自网站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感兴趣的准妈妈们可以 +V:yuntu_ivf 随时交流哦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