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,第17次帮客户修改签证材料时,突然想起2018年那个雪夜。当时我们蹲在洛杉矶医院走廊,听着产房里此起彼伏的哭声,有个新手妈妈攥着我的衣角问:"Lina姐,这样真行吗?"
转眼七年,见过太多姐妹从忐忑到笃定。有人带着全家积蓄来,有人揣着离婚协议走,更多的是像你我这样的普通人,想给孩子多一个选择。今年开春,有位客户抱着出生证明在海关泪流满面——她终于圆了十年的心愿。
"Lina,现在网上都说美国签证收紧了?"最近三个月,这类问题每天要回答20遍。说实话,今年咨询量比去年多了三成,但真正落地的客户反而少了两成。为啥?大家心里都在打鼓。
签证官查得严了是真,但没传说中那么吓人。上个月刚有个客户,孕周28周过海关,带着产检记录和医生信,顺利入境。关键是要做好风险预案,就像我们给张女士准备的三套方案,最终用"探亲+旅游"组合拳过了关。
今年最大的变化在签证环节。美国移民局新规要求:持B类签证入境需提供"非移民约束力证明",简单说就是你得证明自己会按时回国。具体操作?看案例:
案例1:助孕妈妈李婷33岁,怀双胞胎,客户支付18.5万美元。签证时出示了国内两套房本+公司任职证明,5分钟通过。
案例2:去年被拒签的王女士,这次准备了股票交割单+女儿小学在读证明,成功获批。重点不在资产多少,而在"牵挂够多"。
医疗方面,加州多数医院已恢复"无押金生产"政策,但要求提前48小时预约。建议至少准备5万美元现金担保。
A:美国宪法第14修正案白纸黑字写着,出生公民权没变。但要提醒,国内对商业性助孕查得严,建议通过正规机构操作。
上周刚有个客户过签,她的经验是:穿得朴素点,别戴金项链;回答"去生孩子"时要自然,就像说"去旅游"那样平常。
简单说三步:出生纸→旅行证→户口登记。去年有对夫妻在机场被问了17个问题,好在提前准备了助孕协议公证,最后有惊无险。
项目 | 费用区间(万美元) | 2025年变化趋势 |
---|---|---|
助孕妈妈服务费 | 16-22 | 上涨8% |
医疗签证辅导 | 2.5-3.8 | 新增风险评估 |
月子服务(30天) | 1.2-2.5 | 分级更细化 |
新生儿证件办理 | 0.8-1.2 | 增加加急选项 |
保险及医疗押金 | 4-6 | 医院分级收费 |
特别提醒:今年新增"突发情况保障金",建议至少预留1.5万美元。去年有客户因早产多花了2.3万,好在提前买了补充保险。
说实在的,每次送走一批客户,心里都空落落的。就像上周送走小林一家,在机场看着她挺着肚子挥手告别,突然想起七年前那个雪夜的自己。
要我说啊,与其在网上看那些真假难辨的消息,不如找靠谱的人聊聊。如果你也在犹豫,不妨加个微信(spreadhc),咱们视频说说大实话。记住啊,不管政策怎么变,做妈妈的心都是滚烫的,对吧?
就像昨天收到的喜讯:去年出生的混血小公主,现在会叫爸爸妈妈了。你看,春天总会来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