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晨三点的洛杉矶医院走廊,我握着王女士颤抖的手看新生儿监护室的蓝光。那是2007年,她38岁赴美生子,孩子如今18岁。上周她突然微信我:"Lina姐,孩子说能办绿卡了,是不是真的?"
这种场景我太熟悉了。过去十五年见证过太多家庭从助孕到移民的完整周期——有人抓住21岁前的黄金期顺利团聚,也有人像李家那样,错过关键时间点后每年多花5万美金续工签。看着客户们从为孩子抢出生证到抢移民名额的焦虑,我知道该写点掏心窝子的干货了。
最近三个月咨询量涨了三倍,办公室打印机24小时转。客户们问得最多的就是:"孩子明年满21岁,现在排队还来得及吗?"
说实在的,2025年排期比2023年又慢了半年。我手头有本账,2024年F2A类平均处理周期28个月,去年这时候才22个月。上周刚有个客户,孩子22岁在读研,排期排到2027年,全家急得团团转。
其实早有应对方案:第一优先级抢21岁前的"子女未婚"窗口期;第二选择让孩子毕业工作后走EB-2;最稳妥的是双线推进,但要承受每年多花3万美金的工签成本。上周刚帮张总设计了套组合拳,等于是给全家买了份移民保险。
"孩子2004年生的,2025年4月就满21了。"去年冬天小王太太红着眼眶找我。我们算准时间,提前半年准备材料,3月15号递案,8月获批。要不是抢在生日前三天收到收据,现在就得等三年。
关键点:子女未婚状态下,父母可走F2A快速通道。2025年排期显示,从递案到面签平均20个月。建议家长在孩子19岁开始准备,留足材料筹备期。
老陈儿子23岁在硅谷工作,我们同步推进两套方案。一套是子女担保,排期预估2028年;另一套走EB-2雇主担保,虽然费用翻倍,但能提前两年登陆。他们家现在每年多支出$38,000续工签,这笔账算下来,其实EB-2反而更划算。
2012年赴美生子的刘小姐,2024年才想起办移民。结果孩子超龄被踢出F2A类别,现在只能等F1类排期——要等到2030年!早知如此,当初该在孩子19岁就启动流程。这种案例在我这档案库里躺着7个,每个都是血泪教训。
Q:孩子超龄被踢出F2A还能怎么办?
A:就像错过末班车就得打车回家。要么等F1类排期(子女成年未婚),要么走EB类雇主担保。2025年F1排期显示要等6年,EB-2则需要雇主配合。
Q:疫情期间积压的案子怎么办?
A:现在移民局专门开了加急通道,但要加收$2,500。上周刚帮林先生家的积压三年的案子加急,2个月就拿到面签通知。
Q:担保人收入不够怎么办?
A:可以用亲属联署,比如孩子自己当担保人。2025年最低收入要求是$24,000,要是孩子年薪达标就能独立担保。
项目 | F2A亲属担保(美元) | EB-2雇主担保(美元) | 加急服务(美元) |
---|---|---|---|
移民申请费 | 535 | 700 | +2500 |
律师费 | 3500-5000 | 12000-18000 | +1500 |
体检及无犯罪证明 | 300 | 300 | - |
担保人联署服务费 | - | 2500 | - |
工签续期年费 | - | 38000 | - |
平均总成本 | 4300-6000 | 55000-70000 | 10000+ |
说句掏心窝子的话,看着这些从助孕走到移民的家庭,最怕的就是"等等看"三个字。就像坐过山车,21岁前是VIP通道,错过就得重新排队。上周帮赵姐家算过,早三年登陆美国,光孩子读书省下的国际生学费就抵过移民成本。
要是你家孩子快到年龄坎,建议现在就翻出日历算倒计时。资料准备这种事,早做早安心。要是拿不准主意,随时微信我spreadhc,咱们视频聊聊——毕竟这事儿拖不起,也错不起。
政策就像天气,永远在变。但做父母的心,永远都是想给孩子最好的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