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35岁那年,我和先生站在生殖科门口,手里攥着AMH0.8的检查单,第一次听医生说‘建议考虑试管’。那晚我们搜遍全网,最终锁定了强生国际——不是因为广告,而是论坛里几位同病相怜的姐妹那句‘他们连我这种卵泡少的案例都肯接’。”

作为亲历者,我想用这篇分享拆解大家最关心的3个问题:技术是否靠谱?费用是否透明?成功率如何保障? 以下是我的真实经历结合20+同期姐妹的案例整理(关键数据已脱敏)。
一、技术实力:实验室水平决定胚胎质量
强生国际的核心优势在于胚胎培养技术。与我对接的医学顾问曾提到,他们的实验室采用时差显微操作系统(Primo Vision),能72小时不间断监测胚胎发育动态。这点在我取卵后得到了验证——8个卵子配成5个囊胚,其中3个通过PGT-A筛查(我有多囊卵巢史,胚胎染色体异常风险较高)。
对比其他机构常见方案:
项目 |
强生国际常见方案 |
行业平均水平 |
促排用药 |
个体化拮抗剂方案 |
标准长方案 |
胚胎培养 |
时差显微系统+囊胚培养 |
传统静态观察 |
基因筛查 |
PGT-A/PGT-M可选 |
仅部分机构提供 |
注:我的主治医生明确表示,40岁以上患者会优先推荐PGT筛查,避免反复移植失败。
二、费用构成:没有“包成功”,但有分段付费
“15万包成功”的广告我见过太多,但强生国际的财务方案让我意外——按阶段收费,且明确告知“哪些环节可能产生额外支出”。例如:
- 基础医疗费(约9-12万):含促排、取卵、培养、移植;
- 附加选项(按需选择):
- 胚胎冷冻费:首年免费,后续2000元/年;
- 精子洗涤术:男方精液异常时+3000元;
不承诺“包成功”,但提供3次移植不成功全额退医疗费的保障计划(需符合条件)。
我同期的一位姐妹因内膜薄取消周期,机构退还了未发生的移植费用,这点让她决定继续尝试。
三、成功率逻辑:数据透明比承诺更重要
强生国际官网公布的35岁以下患者活产率68%(基于2022年数据),与我咨询时看到的内部统计一致。但医生也坦诚告知:年龄、卵巢功能、精子质量才是核心变量。
分享两个真实案例:
- “我的案例由哪位医生主导?”
强生国际的医生团队分常驻和合作专家,我的促排周期由新加坡的Dr. Lim远程调整方案,但取卵和移植是上海本地医生操作;
- “实验室是否通过CAP/CLIA认证?”
基因检测部分的资质直接影响报告可信度;
- “移植失败后的备选计划?”
部分机构会建议转供卵或代孕(合规性问题需谨慎)。
—
突然想起移植那天,护士递给我一颗糖说“补充点血糖,宝宝喜欢甜一点的环境”。现在女儿两岁了,我依然留着那张胚胎照片——它提醒我,科学和温度从来都不矛盾。如果你也在选择机构,希望这份“过来人清单”能帮你避开我们踩过的坑。